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会刊撷英>精品文章

悲悯情怀和责任担当

——读祝贺诗集《在我心里先制造一个村庄的春天》

发布时间:2022-03-17     来源:《安徽民进》2021年第3期

放大

缩小

  爱诗者近。近人,有谦和之色;近物,有悲悯之心。

  祝贺爱诗写诗,近人近物。故而他的诗,诚挚、温暖,有善的光芒。

  祝贺生于乡村,他能明察秋毫地发现当下农村社会的遍在之苦,于是“村庄里的放羊人”,“造空房子的人”,“在夜色里坐着的比夜色更黑的老人”,“在村巷相遇的残疾人”,“劈柴的人”等大量进入他诗歌的视野。祝贺以普通人的命运为核心,以悲悯的眼光透视人物的生死存亡。

  这在他的组诗《乡村人物速写》中有很好的体现。他写“像一枚树叶从脚手架上/作自由落体运动”摔下的人物甲;他写“整日坐在轮椅上”的小儿麻皮症患者的人物乙;他写“右腿细长像树棍”一瘸一拐的人物丙;他写身患白血病,像一朵“布满透析洞眼的栀子花/始终改变不了枯萎命运”的人物戊。这些人物卑微如草、普通如芥,却能那么深入地打动我们,令人内心酸楚,热泪盈眶。让人读到了可贵的人间温情,闪烁着难以言说的人生况味。这就是祝贺诗歌的魅力所在,饱含着爱和关怀的恩怜,充盈着良善的光辉。

  作为马鞍山市选拔的第一批驻村扶贫干部,2017年5月祝贺被派驻到含山县的清溪镇白马村。“清溪”、“白马”多么有意味的地名,“清溪”,映照明月,教育人心;“白马”纵横驰骋,大有可为。

  新时期农村扶贫工作,不仅仅是物质意义上的脱贫,还需要在精神层面进行修复,承担着人心教育、道德培养、文明传播等精神意义上的重建。就像是清溪对明月的映照,这种奇妙的象征“巧合”,或许是命运的安排,亦或是上天的眷顾。在火热的扶贫工作第一线,祝贺以一位优秀诗人的视野和担当,以更加广阔深刻的表达能力,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创作了近百首扶贫系列诗歌。诸如:

  《村庄离落日最近的地方》《一个身影飞扬在一片水稻田上》《灯光如内心明亮的涟漪》《清晨的村庄渐渐红润》《春风靠吃小草活着》《烟花,像是村庄的伤口》《落日,多么像生活的重担》。仅诗题便让人爱不释手,不读不快。

  显然,村庄是祝贺诗歌的核心因素。这些扶贫系列诗歌既有他对中国当下农村时代图景深刻的思考认知,也有他扶贫实践日常生活的真实再现。是他扶贫工作的生活笔记、心灵笔记,在诗歌内容上表现出了一定的丰富性和厚重感。

  在乡路尽毁的当代,面对城市化、商业化的双重夹击,传统农民土地流失,身份丧失。村庄成了“被年轻的人遗弃的码头/只留下颤抖的身影在岁月中抖动”。

  “夜色里,一栋房子的门口/坐着一个比夜色更黑的老人/枯瘦的身体里贮满日月星辰/像矗立在夜色里抵抗黑暗的雕像/……端在手里的空饭碗,又盛满/一碗星光,晃荡着困苦的凝视”

  (《夜色里,坐着一个比夜色更黑的老人》)

  村庄的日益老龄化、空心化、荒芜化,给祝贺带来深切的忧虑。在他的诗中,我们能读到这种拳拳之心,体现了他作为一个诗人的使命、清醒和自觉。

  另外,在他的这些诗中,我们还能读到当下乡村最真实生动的画卷。祝贺善于摄取乡村生活的某些普通场景,捕捉最鲜活生动的细节,来展现其思想、情感和审美。

  “长尾巴鹊/像一个黑色的泥团/在删繁就简的秋树上滚动/看见我/果然叫出来/与众鸟不一/真实的声音/把萧瑟的村庄吵醒/远近的一切/一下子生动起来”

  (《树上跳动的一只鸟看见了我》)

  祝贺这样描述早晨与一只鹊鸟的意外相遇。生动、干净的画面,流动着一种安和清澈的美。

  “落日把远近的村庄燃烧成黑夜的灰烬/几豆灯火像是灰烬里的星火/押韵在岁月深处”;“寂静的村庄之上/那么大的月亮/从没有见过/像是人工养殖的”;“春天就是被鸟儿集体鸣叫救活的/暖暖的阳光又被衔来/一片一片绿叶/用金线穿好”;“山坳日落的余辉/如当家塘里的金色淤泥/覆盖远近的田野”……

  这种新奇的感觉,细微的体察,真切的体验,精巧的修辞在这部诗集中俯拾即是,这是祝贺诗歌的长处,更是生活对祝贺的馈赠。诗歌是对生活的发现,只有深入生活,沉潜生活,才能写出如此动人的佳句妙篇。“诗是从生活中得来的,是生活对诗人自然的感召,也是诗人对生活深刻思考和感悟的一种回报”(田禾语)。扶贫是祝贺孩提的贫困记忆时隔三、四十年的延续,这种“回炉再造”,让诗人祝贺的诗歌创作从此进入宽阔之境,在这里诗人成为思想者、实践者和创造者。

  山坳落日如盘。当暮色从榆树的顶上黑下来,星光传递来深邃的寂静。祝贺坐在村部窗外的山坡上想一些事情,他在谋划乡村未来的“大工程”。他要制造一个自己心中的村庄——“春天的村庄”。

  “我先制造一个村庄的春天/把田野与河流,花朵和蝴蝶/鸟鸣和草木统统唤醒/把村庄里的年轻人内心唤醒”

  “我与春天的草木一道领悟繁荣/我要学习古人/用泥巴捏造一头头小小的春牛/成群结队去春天放牧”

  “春风将从此返回村庄/再度命名田野、山冈、河流”。

  由此我们可以感知祝贺的雄心和情怀。这是一个诗人的责任担当!更是一个新时期扶贫干部的责任担当!

  (作者为民进马鞍山花山教育支部会员,中国作协会员,诗人,安工大附中高级教师。)

作者:石玉坤     责任编辑:代俊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