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会刊撷英>精品文章

一起为我们古老而灿烂的文化热泪盈眶

发布时间:2022-07-04     来源:《山东民进》2021年第2期

放大

缩小

  《论语》不到一万六千字,却深远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两千多年来,无数人自童蒙之初就开始记诵“子曰”之章,其中做人的道理、处世的智慧,已经沉淀到中华民族精神的血液里,所蕴含的思想至今光辉闪耀。

  作为一名专门研究孔子及其学说的学者,我认为《论语》是对儒家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那么在今天的时代语境下,我们当如何读《论语》?

  看完于6月13日播出的《典籍里的中国》之《论语》,相信很多观众都和我一样不禁拍案叫绝。

  用艺术语言述说孔子与《论语》,许多人视为畏途,一些探索也往往显得众口难调,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充分嫁接现代传播技术,用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又不失观赏性的融合创新表达,向我们展示了一部人物鲜活、情感浓烈、精神激昂的可视化的《论语》。

  节目让典籍里的文字真正“活”了起来,让孔门师生面貌鲜活地站在当下观众的面前,大家一起读书,一起为我们古老而灿烂的文化热泪盈眶。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道出创作初心

  有人说,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要从孔子开始;了解孔子,则要从《论语》入手。那么了解《论语》,又要以哪里为切口呢?

  我注意到,每期《典籍里的中国》都有一到两则被演员反复吟诵、强化观众记忆的典籍“金句”,在《论语》这期贯穿始终的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它出自《论语》首篇首章,人人耳熟能详。在我看来,“学”指孔子的“学说”,“时”应解作“时代”,“友”意为志趣相投之人。

  所以,节目不断强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实就是在强调一种温故知新、与时俱进的传承孔子思想的态度。

  舞台上,孔子从历史中缓缓走来,《论语》一步步传到今天,作品通过时光长河的效果,展现了孟子、郑玄、朱熹等历代大儒以及外国的伏尔泰等人对孔子和《论语》的理解与认识,他们也像当今中国的读者一样,有人在“照着讲”,有人想“接着讲”,但不论怎样讲,他们都有个人对孔子和《论语》的理解。

  “孔子”的许多台词,比如“与时偕行,做学问应该是这样”,正是在由衷表达对于自己的思想能够继往开来的欣慰。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朱熹园时表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到:“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节目以高度凝练的方式,呈现了孔子和《论语》对今人的影响及指引:为学,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人,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仁者爱人”的思想,仍是我们待人处世的出发点;他“和而不同”的主张,仍是我们面对当今世界所秉持的基本态度。

  如何用现代眼光解读《论语》的思想,作品也进行了安排。例如,节目用撒贝宁与孔子的对话,回答了今天的我们从《论语》里读到什么?通过一问一答,让观众去思考应该从《论语》中汲取怎样的智慧,思考后人为什么格外看重孔子的思想。

  非常动人的一幕是,作品中还出现了今天读国学文化的学堂,这些场景与古时的旧式学堂、孔子的教学场景相互交融,古今共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给了人们孔子和《论语》可以“一语道破千年”的冲击感。

  匠心独运,为“传播学典范”另辟传播的新视角

  在我国浩瀚的典籍海洋中,若从影响人数的量级、传播地域的广袤、流传时间的久远三个角度来考量,《论语》当仁不让居于首位,以至于很多人称它是“传播学典范”。

  《论语》能够广为流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它短小精悍,“体态”轻盈。在没有看到《典籍里的中国》之前,我一直在想象创作团队会以怎样的方式去呈现这样一部典籍,综观本作品,其呈现方式可以说创意大胆、构思巧妙,以新颖独特的方式,另辟了传播《论语》的新视角,同样有化厚重为轻盈之妙。

  本期节目不仅从弟子的视角展现孔子的情怀与精神,还通过重点讲述孔子和弟子之间的真挚情感,来讲述《论语》当中贯穿始终的“仁”的思想。

  节目从文化的严谨性出发,充分发挥艺术的想象力,带领大家深切感受一批弟子如何响应孔子的召唤,凝聚在孔子的周围,共同追求一个具有仁爱精神的理想世界。

  作品通过“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的视角,走进孔子和弟子们生活的时代,让《论语》中的那些“善言嘉语”通过具体的人物之口生动展现出来,亲切而自然。

  《论语》的时代场景,孔子的心灵世界,以及《论语》在后世的流传与影响,通过有机的串联,让观众有了直观的感受,这样的穿越感与代入感,让人仿佛置身历史的现场。

  在表达孔子的内心世界方面,作品主要选取了孔子师徒厄于陈蔡和晚年梦见颜回和仲由的场景,这样的选择,可以说抓住了要领。孔子为理想而奋斗,栖栖遑遑,知其不可而为之。

  在这样的困厄中,他们陷入了沉思,这是哲人的沉思。孔子常常梦见周公,晚年寄希望于弟子,因此,颜回、仲由去世,孔子的心境何其凄凉和悲怆。

  看到他们的生离死别,观众泪流满面,也会想到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叹息,想到孔子行道的信念,并被伟大的精神所感召。

  非常令人惊喜的一个设计是,整个戏剧环节就像是子贡的一部“回忆录”,子贡和撒贝宁亲切交谈,并娓娓道来孔门师生在追寻大道、一路同行的过程中“岁寒松柏”的气节、“一碗薄粥”的真情。正如《典籍里的中国》在呈现《尚书》时选择了伏生,《论语》选择子贡可以说是再恰当不过了。

  孔子一生最钟爱的几个弟子中,颜回、仲由先孔子而逝,子贡追随孔子很久,最了解孔子和孔子的弟子们。在孔子生命的最后时刻,子贡依然不离左右。孔子去世,子贡主导举行丧礼。

  家守丧三年,子贡又守墓三年。但是,子贡却不知《论语》的存在。因此,由子贡作为“当事人”来充分讲述孔门师生的经历,来揭秘和印证今人的困惑与争议,这样的选择可谓匠心独运。

  孔子生前为了传播自己治国济世的学说,饱受磨难,历尽艰辛,除了他的少数弟子,那时几乎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他。

  孔子去世后,他在被后人尊崇的同时,其形象往往因为神圣而显得遥远。

  《典籍里的中国》用一种穿透时空的艺术讲述,打破了我们和孔子及《论语》之间的历史屏障,当我们一起去追寻那个真实的、给予过我们无数智慧的老夫子——我们赫然发现,他是一个如此和蔼可亲的师长,是一个充满了人情味和烟火气的老朋友。

  (作者系民进中央委员,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长)

作者:杨朝明     责任编辑:代俊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