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颐武:史蕴诗心诗具史笔
——从《敢教日月换新天》和《理想照耀中国》谈起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2021年的重要的历史节点。为这个历史节点创作的很多作品都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独特的艺术性,也是当下中国人向现代以来艰难奋斗历史的致敬。这既体现了中国文艺和中国发展的紧密联系,也体现了中国文艺和自己的社会共同走向未来的意志。我想从《敢教日月换新天》和《理想照耀中国》两部作品进行一些探讨。这两部不同的电视创作,《敢教日月换新天》是历史的陈述,但在陈述中却饱含着感人的力量,也就是“史蕴诗心”。而《理想照耀中国》则是通过一个个历史人物的片段故事来从侧面写出党史的电视剧,也就是“诗具史笔”。两者都有感动人心的力量。
《敢教日月换新天》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文献专题片。它是用电视的影像与声音来讲述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一部力作。它可以说是为中国共产党立传,为中国从20世纪到21世纪的整个进程做全面的历史展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复兴奋斗进程的生动呈现。这是一部有严格的史料基础、有严谨的历史论述的信史。大量的文献和影像资料,都为历史的展现提供了坚实的材料基础,而不少影像资料都是首次披露。我们可以听到难得的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演讲的真实声音,看到许多弥足珍贵的历史影像片段。这些都让这部专题片提供了真实的历史依据。而它也是一部正史,其中的论述正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整个历程,对历史的表达是对于百年历史具有权威性的阐释。让人们能够通过这部电视片看到整个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基本脉络和全面情况,可以说具有一种教科书般的严谨。这种信史和正史的结合具有真实可信同时让人感动的力量。
这样的信史和正史,同时也是用感性的力量来感动人的。在历史的大进程中展现了众多感人的历史细节。中国革命历史中的艰难和牺牲,国家建设中的付出和改革开放的历史,都是通过故事和细节来展现的。这些故事和细节里有强大的感染力和诗意。让人能够从中获得感动,沉浸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之中,同时,这部电视片也有着理性思辨的智慧,深度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开创的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解说词在激情和理性思考之间的那种张力让人既能受到感染和感动,也能不断地进行理性的思考,从故事和细节中升华出理性的探究。理性和感性融合的诗性感染让这部电视片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这部电视片也利用了各种科技手段让影像的力量更加感人,同时在多种融媒体的传播中构成了一个生动的“作品群”,能够让年轻的观众也更好地感受这一段历史。这是“史蕴诗心”的生动的电视呈现。
电视剧《理想照耀中国》是一部有强烈的风格化特征和独到魅力的电视剧。它把现代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之下的中国的奋斗,通过40个精心选择的历史故事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这是一部把现代中国的理想精神和中国人努力奋斗的历史用具有精神感染力和冲击力的故事加以展现的电视剧,它把历史的目光从今天回望一百年,选取了一百年中国历史的一些具有魅力的瞬间,让这些瞬间来呈现一个民族的现代的奋起,用片段的故事凝缩历史、打捞记忆,把几代中国人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而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小故事里有大历史,大历史里有小关节,这样独到的叙述让理想照耀中国的主题得以凸显。
使得这部电视剧具有了强烈的冲击力和感染力,让抒情的力量从叙事中得以展开。电视剧所选择的“有意义的瞬间”,让瞬间的故事定格在今天的时代,让瞬间的意义在绵长的时间之中得以呈现。一个个瞬间并不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排列,而是以感情和精神的线索来连接这些故事,让这些时空交错、在一百年内的不同时刻发生的故事,在一种情感和精神的强烈表达中,获得一种不同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奋斗的连续过程,在这部电视剧中转化为一个个冲击我们的情感故事,这些故事里所深深蕴含的那种诗意和精神的力量能够感染和触动今天的观众。“有意义的瞬间”呈现让故事找到它最打动我们的关键“点”,每个故事都有这样触动人们的情感“点”,由一个个的点来深入到波澜壮阔的一百年之中。瞬间获得了历史的张力和现实的感染力,从而化为对于现代中国具有意义的时刻,抓取这些时刻,找到这样引起人们心灵颤动的“点”,用一种情感的逻辑,而不是故事的逻辑来展开电视剧,让40个点在我们的心灵中,化为灿烂的星空,而这已经成为这部电视剧最为独特的艺术追求。
因此,它并不追求某种连贯性,而是以一种“散点”的方式凝固了一些让人们感动的瞬间,让瞬间获得了自身的历史价值,让这些瞬间所发出的灿烂光芒为我们所感知,让今天的人们和自己民族的艰难奋斗的过往有了劈面相遇的机会,让理想如同繁星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这样的诗意和激情是中国当下的大时代从一百年的历史中所获得的力量。电视剧是依靠情感的强度和精神的高度来推进的,让我们在每一段故事的感动中沉浸。这可以说是“诗具史笔”的代表。
这两部作品的独特的表现方式为中国影视用多种方式表现现代以来的中国历史提供重要的例证。它们对于未来电视文化的表现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这种“诗”与“史”结合的电视展现方式,给了电视文化新的可能性。这种探索说明表现中国现代以来的大历史,有其各种可能性,也为未来的创作提供了借鉴。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