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民进艺苑>文学作品

燕兆林:探访平洛中寨村

发布时间:2021-08-23     来源:

放大

缩小

  沿着西东走向的江武公路,顺着平洛河而下,走进中寨。青山绵延,沟壑纵横,绿树成荫,小桥流水,新楼靓丽,土地平畴,广场热闹,散发着新时代乡村文明的浓厚气息。这是一个美丽的村落,跃入眼帘的是村子一座座民房都是一色粉白粉白的墙壁,一色黛青黛青的瓦顶,一色金黄金黄的木门窗,掩映在一簇簇青翠茂密的树木里,视野所能涉猎到的江武公路两边的区域,除了新建的楼房外,依然留存着几座粉刷一新的土木楼房及铺面见证着岁月的沧桑。散落在村庄里的石磨、古城墙、古农具、古民宅、古石板无不向过往的人们诉说着这里的农耕文化及其丰厚,犹如一条涓涓流淌的溪流,在古树盘更错节中繁衍、生息;在勤劳朴实的中寨人民心中默默传承……

  中寨村,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康县西北35公里处,距平洛镇以西3.5公里,康县四大名山之一的“明月山”脚下,省道205线江武公路和“成武”高速公路横贯全村。辖9个合作社350户1368人,村域面积7.8平方公里,村庄占地面积40亩。中寨村整体坐北朝南,背靠大山面朝水,中寨河与平洛河分别从北部与南部环绕村庄于西南部汇合,背山临水的地理环境符合古人择水而居的理念思想,两条河流域土地肥沃,宜耕种。北部明月山海拔2181米,挡住了北边而来的冷空气,气候温和,盛产花椒和核桃经济林果。境内有龙家坝,杜家湾,张家坪村,牌坊坝,簸箕湾,李河那,南山村,冯家坪,王家河,李家山等富有传奇色彩的地名。辖区现居住生活着雍、桑、龙、吕、蒋、张、王、陆、李、杨等十大姓氏。中寨古村落依山傍水,曲径通幽,彰显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现了对邻里关系的尊重,对遵循道德的讲究。现存的古民居中融入了丰富多元的陇南乡土建筑文化、民俗文化、非遗文化等地域文化元素,使古村成为一个望得见乡愁、留得住故事、承载着文化的地方。中寨村因此而被命名为甘肃省陇南康县民俗文化特色村、平洛镇“一路一带文旅”示范村、农耕民俗古村落保护示范点,属于县级文物保护两处,三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一处,历史建筑县级政府认定一处。

  我们这次来中寨村要寻访的是平乐古城的来龙去脉。在来之前,曾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平乐古城在何处,至今有争议。一说就在今平洛镇街道(平洛镇政府驻地);二说在二郎水沟(今平洛水保站驻地);三说在中寨村。三处相距各一公里,当我们进入中堡村,见到了残存的中寨堡城垣。城墙为夯土层,高约十一米,宽约一点四米。墙体斑驳,城墙上及裂开的缝隙中杂草丛生。环城路宽零点八米,周长八百米。土城有城门两个,炮楼四座,城垛四百个。该城堡为清同治十三年(1874)修补。中寨城堡,为古隘,在汉代曾设有营置,即平洛戍,之后中寨一直建有较大的营堡,在宋代秦凤路地图上已标有中寨地名,其地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堡子内存有一块平洛驿亭古碑,碑文已漫漶,但碑额、碑柱基本完好。碑额呈扇形,上雕刻有对称的凤鸟,中镶嵌一扇形题字石板,镌刻有“官清民安”四字;碑柱镌刻一联,上联是:崇皇恩庶民岁爱;下联是:被圣泽万世承一。站在堡子东面的山坡上眺望古城,七月的盛夏下,堡子安静的矗立在高台上,远处的村落似一条银色的游龙,“草色遥看近却无”,夏风里都弥漫着青草的芳香……此情此景,我们更倾向于古平乐城就在这里,平洛驿站就在这里。村内有古烽火台遗址、茶马古道栈桥遗址、古城遗址、“官清民安”石碑、出土的青铜器、陶器、铁器等,也造就了古道、古城、廊桥等特色“非遗”文化,和如今美丽乡村的现实图景结合在一起,自然相得益彰,令人流连忘返。

  此村整个房屋建筑以古中寨城为中心环绕而居,横向两条街道贯穿,由大小十五条巷道连接纵横。早在西汉元始二年设“平乐道”时,此地就繁荣昌盛,是我县境内最早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茶马古道必经之咽喉要道。该村以“中寨旧城”东、西城门和护庄城墙而流芳于世,村内有清代官碑为历史佐证:“官清民安”,左、右两侧各有对联“蒙皇恩庶民咸庆,被圣泽万世承休”额联一幅。首题“署阶州直隶州正堂加五级记录五次,”碑文楷书竖行七行,约一百八十字,内容为嘉庆二十五年通告八旗军废除以前收取军饷的制度,规定新的制度。碑文后有罗旗的人名,尾题“嘉庆二十年(1820)正月吉日”。驿站是古时供传递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歇宿换马的住处。历代康县境内共设置过三个驿站,其建置始末、驿域馆址等情况史料均有记载:平洛驿,唐代置。宋代废驿,明洪武初复置。清顺治时设驿丞一员,驿夫七人,驿马二十匹,年支银五百六十八两三钱八分。治所在今平洛镇中寨村,驿城驿馆遗址尚存,清康熙六年迁小川(《阶州志》)。中寨村的由来。按照所查阅的相关资料显示,北周前平洛流域的先民以氐人为主。北周之后,氐人畏于官府逼杀,多半逃匿他乡。隋唐之后,汉族人口渐多。然而在这百里河谷,岸林苍茫,河流轰鸣,人烟仍属稀少。直到明洪武年间,桑姓人的先祖,因老家陕西大槐树人多地少,无法生活,见此地水清土肥、向阳清爽,遂举家迁徙至此,结草、挖土窟、住窑洞,制造烧土砖瓦,最终繁衍生息了下来。村庄便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杜家窑。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官府严令平洛百姓筑堡防,开始修建中寨古城,用本地的黄土筑成,城高十一米,宽一点四米,设有烽火遂(中寨墩),东西两城门河城楼炮台四个,城垛无数。城里人亦筑堡一座,除城里外,将附近杜姓、桑姓、雍姓、王姓、龙姓共六十余户强行移居城堡里,深沟高垒,以作抵御。明万历六年(1578年)西固参将、山西平定人郭邦新修建了中寨堡寨,当时居住在杜家窑的人被当地官差强迫迁离为城里,后来演变成了中寨。

  中寨古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经考据有仰韶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等遗址,并有大量的汉墓群。中寨古城遗迹处处皆是,城墙残痕多处可见。经过抢救出土的高大、粗厚、残缺、脱皮、原始无字石碑,就是当年建城石碑。旧址下城门、上城门至今仍叫“东门口”、“西门上”。旧址继续延称的还有“城背后”、“城角(城郭)”、“上街”、“下街”等。当年设置县衙的旧址至今叫“官院”演练兵马的教场至今叫“官场”。“墩干”(今转音称“堆干),位于中寨村东头堆干大块子地头,古建有”烽火墩”(俗称狼牙墩)战时以火为号传递军情,遗址仍在。茶马古道痕迹至今仍存在的有“堆干前老路”、“桥头坝”、“二天门”、“花桥”(古城内通往殿北的大桥),“官驿”,“上栈子”,“背栈”,“渠子背”,“城北(背)后”,“西门场”等。古城四周高山设有四个瞭望、互应的小城堡;“东山堡”在平洛街道后山尖,“南城堡”在南山村山边,“西山堡”在王河社后山大峁上,“北山堡”在中寨城北高高山顶上端,四个旧堡仍在,其名称至今未变。当时古城内青砖黛瓦,街道石材铺面、青石铺路,古巷纵横,宅院深深,城容典雅,商贾繁荣。古城内四合院遍布大街小巷,仍存有积福德大院(上院、下院)正方大院、三合家大院、背栈大院(旧院、上院、新院)、畅房大院、车房大院、染坊大院、花大门大院、陆家大院等。古建筑庙宇分布城外;城内上街有城隍庙,无量祖师殿,东城门外有雷神庙、殿背有报恩寺、寺坡有三圣寺,上龙坝有大蟒寺。在古城里至今保留的明清房屋三座六间,背店雍维姓、雍利康两家人的两座六间,龙坝社龙功堂一座三间。民国前的房子保留的三户九间,分别是雍忠选、雍国泰、王红勇等三户。中寨古城的大院有九座,其中积德福大院(分上院、下院)、背店大院,曾出过正六品官员一人,分旧院、上院、新院。正房大院、三合家大院、东坊大院(分上车房、下车房)、染坊、花大门大院、陆家大院、城廓大院、桑家大院等。古建筑庙宇分布:城内上街的城隍庙、无量祖师殿、东城门外有雷神庙、殿背有报恩寺、半坡有三圣寺、龙坝有大蟒寺。文化古迹有:古柏一棵,安民清官碑房一座,后演变成私塾房、学校、农会、管理局,大队部、保健站(已拆除)下接旧学校(已拆除)、中寨戏箱、社火道具一整套、乡村大舞台一处,广场三处。此村的房屋建筑很有特色:纯木结构房、土坯+花砖装饰、土木结构两层开放式、土木结构两层封闭式、土坯小院门(虽然建筑材料在变化,但此村每户建小院和院门的习惯沿袭至今)、双层镂空雕饰、飞檐精美、窗格和雕饰、花板砖装饰的屋脊、石条铺装的院落和石质火盆。原来中寨古村随处可见的木雕和石雕都有那么多讲究:木雕多用于门窗隔扇、栏杆,窗格多用棋盘、龟背锦等图案,相隔而望,含蓄清秀;石雕则多用于台阶柱础,以刀为笔、以石为纸,方寸之间尽显优秀传统文化之厚重。文化古迹有上街私塾房(后演变为碑房、学校、管理局、大队部)现已拆毁,下街旧学校、明末清初购置德秦腔戏箱,曾组建戏班子外出演出,开展文化交流。农业学大寨时期,在殿北土地、堆干大块子等地平整田地修梯田时,曾出土大量刀枪弓箭,长矛短剑,古钱铜币、瓦罐铁器等。殿北土地曾出现过大量的汉群墓,有古铜铁器,古砖、瓦罐等仰韶文化等遗迹。

  据中寨村村民陆苏明等6位老人整理手抄稿《茶马古道中寨段补充材料》记载描述:明月山下有条大沟,至今取名叫茶店沟,茶马古道横穿这个沟,沟口一大户人家设有茶店,专供过往的客商和行人休憩饮茶解困。这个茶店地处烽火墩以东一百米处,是进入中寨地界的第一店。中寨历史上曾经历了三次人口迁徙,首先来到中寨的扎据的是杜氏人家,以烧瓦罐为生,常年扎据在烽火墩以西一华里地名叫杜家窑,后来因一次地震山体垮塌全部淹埋。瓦窑旧址仍在。明朝时期全国人口大迁徙,从山西大槐树下迁到中寨村落户居住的是桑氏人家,当时迁徙来的仅有三户人家,发展到至今有十五户七十口人。再后来就是雍氏人家,迁徙而来的是弟兄三个,老人居住在阶州(武都)佛崖村,老二居住在中寨,至今已发展到一百七十多户一千人左右;老三居住在太石向雍坝村。再后来迁徙而来的就是蒋氏人家,曾发展到十五户七十多人口,因山洪爆发全部冲走,遗留的人迁到簸箕湾和蒋家沟高山安全居住。民国前的古城古建筑很多,大多已被拆除或破坏。因受省道205线(江武公路)建设影响和“5.12”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全村90%的农户重建房屋集中在省道两边,原址拆除较少,但由于年久失修,多数处于废弃闲置状态,仅有少数农户经过加固维修尚在居住。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中,对古城闲置废弃,照常使用,没有特别的保护措施的危旧房,拆违治乱拆除更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唢呐,声音洪亮、节奏明快、曲调丰富,地方特色浓郁。在中寨村庄都有唢呐艺人,每逢红白喜事,均要请来唢呐班子为酒席助兴,增加气氛和场面。唢呐可独奏,也有2人合奏和多人合奏,演奏技巧强,讲究“嘴不离器声不断”,可连续吹奏十几个曲子。曲子灵活多变,喜事上就有“上马牌、下马牌”、“八仙上寿”、“柳生芽”、“旧连环”、“恭调”等多种曲调,白事上也有“张良归山”、“孟姜女哭长城”、“雁落沙滩”、“哭五更”、“妻儿穿白鞋”等等。

  尤其是在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等群众聚集的时候,就可以见到一个或几个火盆,周围煨满了炒茶的陶罐,喝茶聊天,谈古论今,别有一番风味。解放前这个村的文化娱乐组织叫易剧社,解放后更名为中寨农民业余剧团,现今叫中寨百花艺术团。中寨很早就结束了“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采用汉族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保留“供奉土主、祭拜树神、祭寨、牛丛会”等原始宗教和民俗。

  据村里雍国东老人讲,到了民国四年,据说有个来自四川广元的茶贩子被当地人称为陈茶客,不辞辛劳,翻山越岭,长途跋涉,来到康县北部第二大镇长坝谋生,被长坝人招为上门女婿,常年沿茶马古道贩卖茶叶为营生,补给家用,由此中寨村炒茶也及其盛行起来,成为康县北部山区传统文化的一绝,相传在茶马古道商贸鼎盛时期,南方茶叶等物资通过骡马商队源源不断的向西部地区运输通商。中寨村虽不盛产茶叶,喝茶却因茶马古道骡马队的同行而变得普通。中寨村又出产优质的六月花椒,南方的茶叶和本地的特产交织在一起,逐渐形成了平洛河流域的村庄独特的炒茶文化至今。早中晚各炒一罐茶香浓而不酽,汤汁清亮,油而不腻,就着馒头,就是中寨村及周边群众最常见的早餐食品。

  在人们永远铭记的戊戌年(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古城又一次遭受了重创,在恢复重建家园时,在古城旧庄基地下又挖出了不少文物古迹,有少数户至今保留珍藏。历代设置县衙时商贾贸易市场均设在中寨古城,每逢“三六九”为集市日,平洛街道设镇后随之转移平洛街道,为了纪念中寨古城集市日,人们每年腊月二十六、二十九仍在中寨集会赶年集。延续至1956年。1959年4月时任国家主席的刘少奇提出了“三自一包”,四大自由”政策,中寨年集又延续了多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寨有恢复建立了花椒核桃商贸市场。据中寨村新乡贤陆苏明老人说:中寨村村民们的文化意识极强,喜爱民间文化传承节目,每年自发组织的春节社火和文艺演出从未中断。在春节或重大节日里,中寨村每年春节社火闹春上演。从正月初六日开始,每天在中寨村文化广场上各种社火节目表演精彩纷呈,前来观看的村民把广场围的严严实实。村上的大姑娘、小媳妇、老太太齐上阵,穿着艳丽的秧歌服,踏着铿锵的锣鼓点,不断变换着新花样。翻飞的彩扇、舞动的彩绸,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憨态可掬的大头娃娃、搞怪逗乐的媒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打扮一新的小朋友们也来到来广场一展才艺,活波调皮的舞蹈,迎来围观群众的热烈掌声。孩子们一声过年了,把浓味十足的新年气氛推向了高潮。对传统民俗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农耕文化的精髓深刻在他们的灵魂之上,特色的自然肌理,留下深刻的记忆,散发着浓郁的乡愁。

  穿过中寨的巷道,漫步在平整蜿蜒的乡间慢行步道上,眼前的中寨清澈优美,整齐划一的“土墙黑瓦”及砖混结构楼房建筑掩映其中。寨内土洋(砖混楼房和土墙瓦房)相间,白墙黛瓦,古朴浓郁,乡村风光,徜徉其中,让人流连忘返。在靠近西门约2里远的中寨村文化舞台前广场,见到了中寨古城石碑简介,这个《古城石碑简介》内容:中寨古城始建于东周战国时代(公元前403年,距今约有2421年。当时因群雄割据,多国争霸,强肉弱食,战乱不止,中寨先民们为抵御外敌,保护家园,修建了城堡,至立碑纪念。石碑原先立于西城楼右侧,因天长日久日晒雨淋,表层分化脱落,就移至城门洞双门之间的墙窑里存放。1958年拆城挖墙,又移至无量祖师殿内珍藏。人民公社化时将无量殿改造为供销社中寨分社,此碑碑当作店前踏步台阶。1988年拆除无量殿修建舞台,又被移至西门前江武公路边沟,做为踏步缝盖。2018年10月12日抢救保护,重立在舞台前场。又见到了《中寨古城石碑赋》:历尽千年风雷,饱受雪霜袭击。角残字落脱皮,显示历史距离。石粗板厚字退,印证远古时期。众人一扶就起,仍然昂首挺立。谁说你无字碑?你是改朝换代史册,谁说你空白板,你是历史盛衰影集。极左的寒风,把古城肌体吹毁,文革的横扫,把你深埋在沟底。改革开放春雨,润醒万物大地,乡村振兴号角,唤醒古城腾飞。中寨古城石碑,硝烟烽火笔记,记录人民功德,影视群众威力。古城重建在即,显示政府功绩。千百年来,中寨人世代在这里生息繁衍,传统的农耕生活、浓郁的田园气息、古老的民风民俗,静静诉说着千百年的故事。平洛河是中寨的母亲河,哺育和滋养了勤劳善良的平洛人民,各种文化也在此交相辉映。

  在一颗柏树下碰巧遇见了文艺队的陈大姐,她特别喜欢拍照,时常把中寨的美景发到“抖音”、微信朋友圈。当好友疑惑地问她“这是在哪里旅游”时,陈大姐不由得笑了,家乡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让她收获了巨大的自豪感、获得感、幸福感。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几年前的中寨却是尘土满天飞、污水遍地流、猪狗乱跑、蚊蝇满天飞;村寨道路被杂物堵塞,群众的生活垃圾撒遍道路两旁;树林里水果皮、纸箱、啤酒瓶等生活垃圾到处都是。近些年来,立足自身优势和生态优势,结合康县‘五美一最’即:庭院设计协调美,摆放有序整齐美,环境卫生清洁美,种树栽花绿化美”为标准工作的开展,将中寨列为全镇“一路一带文旅”示范村进行打造。通过发动群众定期开展爱国卫生大扫除,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举行“最美庭院”评比表彰等措施,让数千名群众真正意识到‘中寨是我家,美丽建设靠大家’,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积极动手、扮靓家园、建设美丽村庄的热情。

  历史的车轮已滚入2016年7月6日的这一天,平洛镇中寨村群众迎来了时任陇南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青领导,在县委副书记邱晓旭的陪同下,带领文化部门相关人员深入平洛镇中寨村调研传统古村落保护情况。陈青市长一行对现存相对完整的古建筑、古民居、古文物进行了实地查看,了解了中寨村古城的历史文化、人文风情、传统建筑风貌及保护现状。陈青市长在调研后指出:一是要对现存的古建筑、古民居、古文物做好调查摸底和保护维持,避免今后继续遭到破坏。二是要通过爱心人士、企业资助,根据本地历史文化和建筑风格特色,改变新旧建筑混搭的格局,仿照原貌整体修复。三是要建立村史馆,收集整理具有当地历史文化特色的文物资源。四是要把传统古村落修复与发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结合起来,修复过程中要注重由传统居住功能向现代多功能转换,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增加群众收入。陪同调研的县委副书记邱晓旭提出:要深入挖据当地的文化底蕴,把团庄、中寨及望关连成一片,打造出一条具有北茶马古道风情的文化旅游线路。近两年来,通过充分整合“民俗文化示范村”“美丽乡村”等项目,平洛镇先后投入资金二百二十多万元,建设了房屋风貌改造、文化活动广场、民俗文化戏台、硬化通社道路、修建便民桥、铺设石子路、打造景观小品及标识牌、修建公厕、垃圾房、垃圾池、排水渠、停车场、空闲地绿化、修建垃圾池、配备保洁员、新建公厕等,并通过统一订制传统民俗服饰、种植寨花、再现传统土酒酿酒工艺等方式,让人们寻根、知根,让农耕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实现了基础设施建设和传统文化挖掘的同步推进。令人惊喜的是,如今的中寨村,道路硬化率已达到100%,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新建了公厕,建立了一整套垃圾处理制度体系,新增垃圾箱桶,还制订了《村规民约》,配备保洁员工,建起了长效保洁机制,安装了独具特色的路灯。一个美丽、干净、整洁、文明的新村呈现在人们视野。

  去年4月,中寨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来自全市各县美术家协会的画家们和摄影协会的摄影家们前来采风,用相机和画笔记录下中寨的美丽一刻。这些画家用画家的眼光、油彩画的标准,为中寨村庄环境打造、文化塑造、古城保护找毛病、提建议。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愁记忆,已成为平洛中寨发展中一道“必答题”。在寨子中,我们会看到融合古村落建筑风格的古民居,外墙粉刷为白色,是融合的印证。平洛中寨注重“文化塑魂”,保护挖掘农耕文化,打造古村风情,传承农耕文明;唤醒乡愁文化,通过参与式传承、空间塑造重塑乡愁,实现历史传承与民俗延续的结合;在有效保护和传承自身文化精髓的同时,又吸纳了汉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先进性,从而形成了本区域内独特的康北农耕民风民俗。

  中寨很美,从杜家窑制高点往下看去,上千亩层层叠叠的田地尽收眼底。春天,这里油菜花香;夏天,这里禾苗茁长、花椒红艳;秋天,种满农作物的田地时而菜花金黄,时而禾苗茁壮,时而流光倒影,时而云雾蒙蒙,那“风光不与四时同”的田园景象,如诗如画,让人情不自禁驻足观赏。村子的中寨河与平洛河两条河流环绕,溪流潺潺,杨树蔽天。走进村庄,村里一股清澈的山泉水顺着竹槽缓缓往下流,这是中寨人的习俗“接新水”。清澈的溪流从林中流出,清凉爽口,养育着一代代的古村人民,浸润着古村人民的千亩良田,一年四季瓜果飘香,让远方来的客人随时能欣赏到美丽的田园画卷。

  山是一幅画,水是一幅画,正如中寨人民的生活。一件件普通的物件,却成为不一样的艺术品,它们是立体的画、无声的戏。它们来源于民间,根植于民间,成为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寨乡村的每一处风景,都融合了它们自身的魅力,有着不屈的精神和意志,焕发出昂扬的生命力,这也是每一个中寨人的真实写照。

  如今,中寨古村落积极以巩固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不断发展壮大乡村观光游为契机,以古村落保护打造为载体,以建立长效收入机制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农家客栈、农家乐、农耕文化体验园及土特产营销店等设施,逐步升级成一个集游玩、观光、食宿、购物、网店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热点。

作者:燕兆林     责任编辑:张禹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