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微专题>热烈庆祝第37个教师节暨2021·教师发展论坛>2021建议|民进为教育发展鼓与呼

关于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教师队伍的提案

发布时间:2020-09-01     来源:

放大

缩小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无论政府多么重视教育改革,学校变革在价值、目标、内容、方法上多么科学,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任何改革都会事倍功半。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建设了一支基本适应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与此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如何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已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我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来源在同龄人中的学业成就总体偏低。麦肯锡对世界最好的学校体系的研究表明:他们的老师至少都是从专业排名前1/3的毕业生中选拔出来的,韩国是前5%,芬兰是前10%,新加坡和香港是前30%。而在我国,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很少愿意进入教师队伍。学业水平相对较低的人进入教师队伍,已成为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基础性挑战。

  二是教师入职学历结构不合理、学历偏低。当前国际上中小学教师队伍入职起点学历小学本科化、中学硕士化已成常态,且高中教师博士学位获得者已占相当比例,2012年,美国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研究生学历占51.4%。而截至2015年底,我国本科以上小学专任教师、研究生学历初中专任教师、研究生学历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分别占45.93%、1.88%和7.15%,中小学教师队伍起点学历已经严重偏低,而且,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城镇,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入职学历已出现趋同化现象,即“普遍本科化”。

  三是教师资格制度有待完善。表现为:一是教师资格制度考试在实践中面临冲击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将教师教育变成应试教育的危险。二是非师范专业学生未经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就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制度设计缺乏合理性,教师的专业性无法保障。三是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成绩统一划线的做法导致各省市之间教师资格考试笔试通过率相差过大,与当地对教师的实际需求不相适应。四是教师资格面试门槛过低,特别是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未经过较长时间有组织、专业化教育见习和实习活动,只通过15分钟面试,无法科学、全面、准确鉴定其是否具备教师职业能力。五是教师资格证持有者数目庞大,而对教师的实际需求相对较小,无形中降低了教师资格证书的含金量。统计显示,2014年普通院校师范类毕业生总计达61.78万人,而全国中小学师资需求只有25万,加上非师范专业毕业生通过教师资格考试者众多,导致教师资格证书含金量不高。

  为此,建议:

  一、用岗位和待遇吸引优秀学生就读师范专业

  从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以来,2010-2015年,落实了5.3万多名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随着免费师范生毕业后的就业岗位安排和待遇提升,免费师范生的高考录取分数也逐年提高,一些学校甚至比一般师范生要高20分以上,吸引了很多优秀学生读师范。因此建议各地通过政府购买岗位的方式扩大免费师范生的数量,落实教师的各项待遇政策,吸引优秀学生从事教师工作。同时,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将师范教育改为提前批次录取。

  二、提升教师学历水平

  我国教师资格准入学历是在高等教育发展缓慢、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极其低下的情况下确定的。十三五期间,我国将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已具备了提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入职学历门槛的基本条件。建议将我国小学(幼儿园)教师入职学历提高到专科以上、中学教师提高到本科以上,鼓励发达地区将小学(幼儿园)教师、中学教师入职学历分别提高到本科和硕士层次。

  在综合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背景下,通过政策引导他们攻读教育硕士,通过2-3年的培养,最终加入中小学教师队伍,提升我国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

  三、深化教师资格制度改革

  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教师教育的实践,深化教师资格制度改革。一是在通过教师资格考试的基础上要取得教师资格证,必须到高校或教师培训基地修习一定的教育学分;二是在教师资格证取得过程中加入实习环节,考生在通过教师资格考试后,必须进入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校,由指导教师带教,进行一定期限的教师教育见习学习,见习期结束后,通过考核才能正式录用上岗,进行资格注册;三是探索实施教师资格分级制度。

作者:     责任编辑:张禹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