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简史(1945—2007)
中共全党整风实际上是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提出来的,毛泽东在八大开幕词中指出,现在我们许多同志中间仍然存在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的思想和作风,不利于党内团结和党同人民的团结,必须大力克服这些严重缺点,才能把我们面前伟大的建设工作做好。同年11月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作出了1957年在全党开展整风的决定。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全党明年要采取整风的方法,同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的倾向作斗争。他指出:“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整风是在我们历史上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后凡是人民内部的事情,党内的事情,都要用整风的方法,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来解决”。“在人民内部,对犯错误的人,都用保护他又批评他的方法。这样就很得人心,就能够团结全国人民,调动六亿人口中的一切积极因素,来建设社会主义”。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在人民内部政治上要实行“团结——批评——团结”,在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关系上要采取“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在知识分子和科学文化方面要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一系列原则和方针。3月12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召开的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讲话,进一步阐述了上述思想,并重申党对知识分子的估计:绝大多数赞成社会主义制度;少数对社会主义不那么欢迎,但还是爱国的;抱敌对情绪的是极少数。重申了知识分子改造、同工农相结合的必要性,同时明确宣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共产党的一个基本的也是长期的方针,其目的就是放手让大家讲意见,使人们敢于说话,敢于批评,敢于争论。整风先在党内整,党外自愿参加,批评主观主义(包括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克服错误,造成自由批判的环境和习惯。
这两篇讲话在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中进行了传达和讨论,引起了热烈的反响。民进各级组织也发动广大干部和会员认真学习和讨论这两篇重要讲话,一致认为毛主席的这一思想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对于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地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具有重大的意义。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正式宣布在共产党内部进行一次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为内容的整风运动。此后,中共全党整风运动即逐步展开。广大群众和爱国人士积极响应中共中央的号召,向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批评建议。中共中央高度重视邀请党外人士帮助共产党整风,4月30日,毛泽东邀请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在天安门城楼上举行座谈,请他们帮助中国共产党整风。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请党外人士帮助整风的指示》,指出:最近两个月来,在有党外人士参加的会议和报刊上所展开的关于人民内部矛盾的分析和对于党和政府所犯错误缺点的批评,应继续展开,以利于我党整风,改正缺点错误,没有社会压力,整风不易收效。《指示》强调,党外人士参加我党的整风座谈会和整风小组,是请他们向我们提意见、作批评,而不是要他们批评他们自己,要请他们畅所欲言地对党的工作上缺点错误提出意见。
为了贯彻落实毛主席和中共中央的指示,发动党外人士帮助共产党整风,中央统战部于5月8日到6月3日召开了13次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无党派民主人士座谈会,听取党外人士的意见建议。与此同时,国务院各部门、各省市和一些高等院校的中共党委,也相继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征求他们的意见。
中共这种真诚的态度,使党外人士消除了顾虑,鼓起了勇气,提出了大量的批评、意见和建议,其中绝大多数是正确的、善意的,有些批评尽管措辞尖锐,但却切中时弊,十分有益。
对于党外人士的批评和意见,中共中央表示衷心欢迎并非常重视,在多次向党内发出的指示中,指出党外人士对我们的批评不管如何尖锐,基本上是诚恳的、正确的,这类批评占90%以上,对于我们党整风,对于我们改正缺点错误是大有益处的。还指出:从揭露出来的问题看,我们党内有一部分人存在着反人民的思想作风。党员不尊重党外人士,高人一等,盛气凌人虽非全部,但甚普遍。这种错误倾向,必须完全扳过来,而且越快越好。中共中央的这些指示说明,中国共产党确实非常重视和尊重党外人士的意见,希望通过整风,正确解决人民内部包括人民群众同政府和各级领导之间的矛盾,加强党和人民的团结。
这次整风的初衷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开展整风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正常步骤。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步起了变化。1957年5月15日,毛泽东写出《事情正在起变化》一文,发给党内高级干部阅读。6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的党内指示。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这是为什么》的社论,这标志着中共中央指导思想上从全党整风转向反击右派,由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转向解决敌我矛盾的变化。接着,中共中央又发出一系列的指示,进行了部署和号召,一场波及全国的疾风暴雨式的反右派斗争迅速地开展起来了。青岛会议后,又进一步把反右派斗争推向自然科学界和中小学教职员,推向全国各个领域。这样,使本已呈现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弊端推至更为严重的地步。运动中发生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严重错误,把许多知识分子、党员干部错划为“右派分子”,造成了不幸的后果。
在大形势的驱动下,民进也开展了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5月8日,王绍鏊、周建人、许广平、林汉达、杨东莼、徐伯昕、冯宾符、徐楚波、吴研因、金芝轩等人参加了中共中央统战部召开的座谈会。从6月中旬开始,民进中央先后发出文件、召开会议、成立中央整风领导小组,要求全会进行会内整风。这期间,全会停止了发展组织,停出《民进》会刊而以出刊《民进整风简报》作为替代,提出了在会内全面展开、彻底深入进行反右斗争的口号,斗争愈演愈烈。直到10月25日,民进中央整风领导小组才认为,民进的反右派斗争已经取得基本胜利,可以转入一般整风,即通过学习文件,进行自我反省,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改造思想、互相提高的目的,而不再“采取人人过关的方式”。1958年1月13日,民进召开四届二中全会扩大会议,作出了关于在全会《全面开展一般整风的决定》。
但是,当时共产党的“左”倾思潮并没有得到纠正,并且在某些方面还有所发展。1958年1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讲话,在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逐步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同时,继续强调社会革命要天天革,整风还要整,不能松劲,各民主党派也要整,要整得适合人民的要求。之后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贯彻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时又发动了“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犯了“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的错误;在政治生活方面,则否定了中共八大一次会议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科学分析,错误提出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且夸大其严重性。这些“左”的错误,也在党的统战工作中表现出来,民主党派的工作由此再次受到严重影响。这一时期,共产党要求民主党派继续整风,要求党派成员实现由资本主义立场到社会主义立场的根本改造,而且还把在经济工作中搞的大跃进、高速度、高指标、挑战应战、评比竞赛等一套“左”的做法,机械地搬用到民主党派及其成员的改造工作中去。①
1958年3月1日,民进全体在京中央委员和中央机关干部举行“自我改造跃进大会”,通过了《自我改造决心书》,“保证把整风运动搞深搞透,促进全会组织和成员的本质改造,争取在三年内使会员中的左派和中左分子达到百分之八十五,使我会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政党”。3月4日,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协商通过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关于在各民主党派内部进一步开展整风运动的决定》,提出了“加速改造”“向党交心”等口号。3月16日,民进中央机关和北京市的850多名会员参加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社会主义自我改造促进大会”,通过了“自我改造公约”,并参加了会后的游行。各地方组织也纷纷举行了类似活动。这表明整风运动、思想改造再次出现了不正常现象。
截至1958年11月,民进在整风中受到牵连的成员达1100余人,占全会总人数的13%,其中被错打成右派分子的共933人,占全会总人数的11.6%,800余人被开除出会。林汉达副主席被划为右派分子,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有12.2%被错打成右派分子;地方委员会一级领导中“右派”占17.7%,中央机关干部被错打的占20.5%。②
在扩大化了的反右斗争中,民主党派遭到了不公正的批判和打击。其结果是:民主党派又被戴上资产阶级政党的帽子,一大批爱国的党派人士被打成“反共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这是一个沉痛的历史悲剧。被错打成右派的知识分子,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不仅是他们本人的不幸,也是国家、民族的不幸;反右斗争的扩大化,还使更多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对党的信任受到相当程度的打击,这更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损失。同其他民主党派一样,民进在整风反右斗争中遭到了沉重的伤害和打击,各项工作受到了严重的挫折,但是广大成员依然坚决相信共产党,相信社会主义道路,按照党所指示的方向前进,广大干部依然勤勤恳恳、孜孜不倦地刻苦工作,在艰苦的环境中继续以自己出色的工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经受住了第一次严峻的考验。
①参见李维汉《回忆和研究(下)》,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4月,第845—846页。
②到1964年底,民进会员被错划右派分子的933人,除极个别因下放、遣送农村劳动而失去联系外,其余均摘除了右派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