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简史(1945—2007)
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背景
民进三大是在1958年11月召开的,到1979年10月,已经过了21年。这期间,我们国家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特别是十年“文革”内乱,我们国家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民进也遭受了史无前例的冲击。但是广大民进会员凭着对中国共产党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经受住了考验,表现了难能可贵的政治品质。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共恢复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作出了工作重点转移的伟大决策,全国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化,统一战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广大民进会员在新形势下,精神振奋,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积极性极为高涨。民进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的。
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79年10月11日至22日,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出席这次大会的正式代表248人,列席32人,来自中央和19个地方组织。大会的主要议题是: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方针作指导,贯彻五届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精神,总结民进三大以来的工作,并根据新时期总任务的要求,确定今后的方针任务,修改会章,选举新的中央领导机构,团结全体会员,为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贡献力量。
周建人致大会开幕词。徐伯昕代表第五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团结起来,为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工作报告。报告首先回顾和总结了民进三大以来的工作。报告指出,民进三大提出服务与改造相结合的方针后,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认真贯彻执行,把“以政治为统帅,以社会主义工作岗位为基地,以参加业务实践和劳动实践为基础”作为改造世界观和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主要途径,做了大量的工作。广大成员与全国人民一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顺利地克服了各种困难,世界观的改造也取得了巨大的收获。五届三中全会后,全会又开展了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广大成员从中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觉悟,在与工农结合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大步。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迫使民进中断工作长达11年。各级组织遭到了严重的摧残和破坏,很多成员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折磨和迫害,有的甚至含冤死去。但是这丝毫没有动摇大家对中国共产党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粉碎“四人帮”后,各级组织在中共的热忱帮助下,很快恢复了活动,学习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实现工作重点转移,组织成员揭批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罪行,深入调查研究,协助党和政府平反冤假错案、落实政策,帮助成员提高业务水平,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报告总结说:“回顾二十一年来,我们可以看到,我会各级组织的工作成绩是主要的,我会的干部是好的和比较好的,工作是积极努力的”。报告同时也承认,由于受“左”的思潮的影响,也挫伤了一些同志的积极性,在工作中也存在着其他缺点和错误,“但是从主流看,我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正确的,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报告第二部分根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详细地阐述了现阶段我国的社会阶级关系,指出:“我国广大的知识分子,包括从旧社会过来的老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现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人翁,是社会主义的工人、社会主义的农民、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以及其他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报告说,这种根本变化,表明我国的统一战线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现阶段统一战线应当称为革命的爱国的统一战线,担负着为四个现代化服务和统一祖国的双重任务”。据此,报告的第三部分提出了民进今后工作的指导方针和主要任务。报告说,在新的历史时期,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全国人民的中心工作,民进的各项活动也一定要围绕这个中心,因此在今后一段时期民进的工作方针应该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遵循“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充分调动全体会员和所联系的知识分子的积极因素,为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为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贡献最大力量,并在社会实践中进行思想改造。为实现这一目标,报告提出了全会要努力做好调动会员积极性,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继续改造世界观,扩大团结面,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等七项工作任务。
与会代表认真审议了工作报告,一致认为这个报告对过去21年工作的总结是实事求是的,对现阶段社会阶级关系的论断是科学的,对形势的分析是正确的,对今后工作方针和具体任务的建议是切实可行的。大会批准了这个工作报告。
大会通过了新的《中国民主促进会章程》。雷洁琼就章程的修改向大会作了说明。她说,原有的会章是1956年民进二大时修改通过的,已经23年了。现在形势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有必要对原来的章程进行修改和补充,以与时代相适应。新会章在以下几处作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
1.关于会的性质,新会章规定:“中国民主促进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的爱国的统一战线中的一个民主党派,是以从事文化教育工作为主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
2.关于会的历史任务,新会章作了如下表述:“为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把我国建设成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为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新会章还指出:“本会的工作着重点必须转移到为四个现代化服务上来,充分调动会员和所联系的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责任感,积极参加国家文化教育和其他事业,为多出人才,多出成果,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一切力量。”
3.关于组织成员,新会章规定民进的发展对象是“从事文化教育和其他工作的知识分子”。这样的规定,既突出了民进重点分工的特点,又显示了它的政治联盟的广泛性。
4.关于发挥组织作用,新会章在坚持各级组织应当贯彻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等原则的同时,对进一步发挥各级组织的作用增加了新的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规定各级组织“要解放思想,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要贯彻群众路线,从实际出发,加强调查研究;要发扬民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加强团结,充分发挥组织作用,以保证本会任务的完成。”
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新一届中央委员会由99名中央委员、19名候补中央委员组成。六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由29人组成的中央常务委员会,选举周建人(1)【(1)周建人(1888年—1984年),字乔峰,浙江绍兴人,著名社会活动家、生物学家,鲁迅先生的胞弟。他因家境衰落,幼年辍学,后坚持自学成才,曾任教师、编辑。早年与瞿秋白等共产党人密切交往,学习马列主义,讨论中国社会问题,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抗战胜利后他积极参与发起成立中国民主促进会,194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作为中国民主促进会正式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并为政府组织法草案整理委员会委员。新中国成立后,他曾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浙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高教部副部长、浙江省省长。他是中共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二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他在会内历任第一、二届理事会理事;第三届中央常务理事兼文教部长;第四、五届民进中央副主席。1966年7月任民进中央代主席。1979年10月任民进中央主席。】为民进中央主席,叶圣陶、徐伯昕、赵朴初、吴贻芳、雷洁琼、谢冰心、吴若安为副主席,葛志成为秘书长。
民进四大得到了中共中央和国家政府的热情关怀和支持。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王震、乌兰夫、邓颖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了包括民进在内的各民主党派全国代表大会的全体代表,并一起合影留念。全国政协和中共中央统战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的招待会,邓小平出席招待会并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各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共同战斗的历史,高度评价民主党派在“文革”期间经受住严峻的政治考验,始终坚信共产党的领导,丝毫未动摇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是难能可贵的。他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不是可以缩小,而是应该扩大”,他勉励大家要为实现统一战线的双重任务而努力奋斗。邓小平的讲话,使与会代表受到巨大的鼓舞和教育。
民进四大是民进历史上一次承前启后的重要大会。它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确立了民进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工作方针和任务,通过了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会章,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为在新时期动员全体会员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祖国统一服务,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牢固的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