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简史(1945—2007)
蒋介石集团发动内战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集团不顾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以围攻鄂豫边宣化店为中心的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悍然向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解放区发动全面军事进攻。这标志着由美帝国主义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的全面内战爆发了。国民党用于进攻解放区的兵力总计为160万人,占其全部正规军兵力的80%。蒋介石声称,只须三个月到六个月,他就可以取得胜利。蒋介石集团之所以敢于发动这场内战,主要是自恃拥有远较共产党更为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到10月底,国民党军队共占领了解放区城市105座。蒋介石集团的气焰十分嚣张。
与此同时,蒋介石集团进一步加紧了对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的独裁统治。7月间,他们派出特务暗杀了著名的民主人士李公朴、闻一多;8月至l0月,在上海,禁封了《民主》《周报》等一大批进步刊物;11月,国民党当局与美国签订了全面出卖国家主权的“新二十一条”——《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简称《中美商约》)和其他一系列公开或秘密的丧权辱国的条约或协定,使国民党统治区形同美国的殖民地。他们还疯狂地镇压国统区的工人和学生运动,在经济上,滥发纸币,制造通货膨胀,残酷榨取劳动人民的血汗。蒋介石把这一切都看成是他的胜利,因而利令智昏,得意忘形,以为中国从此就是他的天下了。就在国民党军队侵占张家口的当天,他公然撕毁政协关于国民大会应由改组后的各党派联合政府召集、不能由国民党一党政府召集的协议,悍然宣布将召开所谓的“国民大会”,企图以此来使他的统治“合法化”。至此,蒋介石内战、独裁、卖国的真面目终于彻底暴露无遗。
但是,蒋介石错误估计了人民的力量。在中国共产党“放手发动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治方针的正确指引下,解放区军民和国民党统治区内的广大群众奋起反击,蒋介石的美梦很快就被打得粉碎。在军事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根据毛主席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针,从1946年7月至1947年3月,在进行战略撤退的同时,歼灭敌人有生力量71万,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之后,又击退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并在东北、晋察冀、晋冀鲁豫等战场向国民党军队发起战略反攻,歼敌41万。蒋介石的军事优势变成了劣势。这一胜利,正如毛泽东主席指出的:“给了敌人以严重打击,在整个敌人营垒中引起了极端深刻的失败情绪,兴奋了全国人民,奠定了我军歼灭全部敌军、争取最后胜利的基础。”
在国民党统治区,蒋介石的法西斯独裁统治也遭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空前激烈的反抗。他们从国民党的所作所为中看清了这场斗争不只是国共两党谁胜谁败的问题,而是几代中国人所要求的独立、统一、自由、富强的中国能否最终实现的问题。他们开展了广泛的轰轰烈烈的反蒋爱国民主运动。在城市,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在农村,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农民揭竿而起,纷纷发动组织农民武装。国民党后院从根本上发生了动摇。
第二条战线的开辟
随着解放战争时期历史进程的发展,毛泽东关于解放战争“两条战线”的论断也逐渐形成。第二条战线,是指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的爱国民主运动。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广大爱国学生、工人、市民及其他阶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反对美军暴行,反对蒋介石政权的内战、独裁、卖国政策的爱国民主运动,相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反对国民党军队的军事斗争战线,被称作第二条战线。毛泽东指出:“和全民为敌的蒋介石政府,现在已经发现它自己处在全民的包围中。无论是在军事战线上或者是在政治战线上,蒋介石政府都打了败仗,都已被它所宣布为敌人的力量所包围,并且想不出逃脱的办法。”他还说,中国境内已有两条战线。蒋介石进犯军和人民解放军的战争,这是第一条战线。第二条战线,就是国民党统治区内各阶层广大群众轰轰烈烈的民主运动。解放区人民解放军的胜利和蒋管区人民运动的发展,预示着中国新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人民大革命毫无疑义地将要到来,并可能取得胜利。第二条战线的开辟和两条战线斗争的结合,形成了全国革命的新高潮。
民进积极参加了第二条战线上的战斗,以自己的英勇斗争,为中国革命作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
①1947年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这是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对党内的指示。
②毛泽东:《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一九四七年五月三十日)。
③毛泽东:《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一九四七年二月一日),这是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党内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