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简史(1945—2007)

后记
第二节 明确基本工作思路,切实加强对参政议政工作的领导

  民进八大召开后,处于世纪之交的中国民主促进会,以一个什么样的姿态跨入新的世纪,是我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解决的重大课题。经过全会的积极探索,在2000年12月举行的民进十届四中全会上将民进八大以来的基本工作思路完整表述为:“以政治交接为主线,以参政议政和自身建设为重点,努力把民进建设成为适应21世纪的高素质参政党”。按照这一工作思路,明确工作方针,民进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积极开展工作,为建设高素质参政党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履行参政党职能的各方面的工作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新面貌。

  1998年以来,我会对参政议政工作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1998年5月在安徽合肥召开的民进全国议政调研工作交流会上,将参政议政工作提到“民主党派命脉”的高度;1998年12月召开的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民进中央关于加强参政议政工作的意见》,指出参政议政是我会的基本任务,是我会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是推动我会的自身建设和组织发展的必要条件。参政议政工作做好了,就可以把我会其他各方面的工作带动起来。为切实加强对参政议政工作的领导,会中央和各级组织采取了四个方面的措施。

  明确工作方针,健全工作机构

  民进十届三次主席会议提出,我会参政议政工作要坚持“巩固老阵地,开拓新领域”的工作方针。

  “巩固老阵地”,是要在我会有传统优势的教育和文化、出版、科技、医卫等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和优势地位,并进一步拓展、深化这方面的工作。我们的老阵地,其实就是大文化,平时我们所说的文化、教育、出版,是大文化的骨干。我会应该把未来整个文化建设问题作为考虑各项工作的重要出发点、背景和目标之一。对文化建设的关注、参与将成为民进参政议政的特色,进而逐渐成为民进的特色。

  “开拓新领域”,是要适应形势需要,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不断拓宽思路,扩大参政议政领域,服务大局。“新领域”如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可持续发展问题、三农问题、民营企业、环境保护、金融财政、法律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都需要我们去思考、关注和关心,还要继续开拓,还要加强。这不但是因为大文化应该成为我们考虑这些问题的背景,而且从文化学的角度看,科技、环境、金融等领域也是最广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巩固老阵地,开拓新领域”的工作方针,符合我会工作的实际,又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成为对全会参政议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工作方针。为加强对全会参政议政工作的领导,2002年10月,经报请中央编制委员会批准,民进中央将议政调研部更名为参政议政部,进一步充实了工作干部,健全了工作机制。

  采用个人与组织、中央与地方、会内与会外结合的工作方法

  如何凝聚各方智慧力量,为我会参政议政工作服务,是会中央领导集体一直思考的问题。为进一步理顺个人与组织、中央与地方、会内与会外的关系,会中央提出了“三个结合”的工作方法:一是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充分调动个人与组织的两种积极性,即调动广大会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组织的整体优势,在个人积极参与的基础上,由组织荟集各方面的专家学者、精英人才,集中他们的智慧,在参政议政方面提出有见地、有质量的意见建议;二是中央与地方、省委会与地市相结合,即中央的、省级的专题调研可以和相关的省、地市联手,或者地方有好的选题,中央和省级组织参加一起调研;三是会内会外相结合,即在充分重视发挥会内专家作用的同时,还可以借助会外专家学者的力量,邀请与我们关系密切、又有共同志向的“民进之友”一起参加调研和论证工作。这样做既能提升我们参政议政的质量和水平,又能扩大民进的影响。


  充分重视专家和骨干人士的作用

  新形势下参政议政具有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特点。参政议政要参到关键处,除了要有敏感的政治洞察力,还要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各级组织十分重视专家学者和骨干人士的作用,尊重他们的意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具体从三个方面入手。

  做好各专门委员会的工作。会中央注意发挥各专门委员会的咨询和联系纽带的作用,专门制定《专门委员会工作通则》,明确“专门委员会是我会参政议政的研究咨询机构”,并将原来的专门委员会扩充为9个,对专门委员会的人员作了相应调整和充实。不少地方组织也增设了经济、科技、医卫、政法等方面的专门委员会。在实际工作中,各级组织重视利用专委会委员本职工作的便利和成果,为我会的相关专题调研服务,并注意根据需要邀请相关委员参加专题调研和专题研讨会,为他们知情出力创造条件。

  重视和发挥骨干会员的作用。会中央和各省级组织能力协作,在各类界别会员中确定了457名参政议政骨干,建立了人才档案库并形成了全国人才网络,全会共有2335名专家学者担任了各级组织专门委员会的委员。会员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从政人员、特约人员,他们通过参政的途径了解了更多情况,发挥好他们在我会参政议政工作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据统计,到2001年底,我会会员中担任各级人大代表的有1449人,各级政协委员的6859人,分别比上一届增加300多人和2000多人;共推荐近千名会员担任各级特邀监察员、检察员、审计员、教育督导员、土地监察专员等职务;225位会员在各级政府中担任实职,还有2025会员在各级人大、政协机关和司法机关任职。不少好的提案,就是这些骨干会员结合各自的岗位工作提出的,引起较好的社会反响。

  发挥特邀研究员和“民进之友”的作用。为更好调动和发挥我会专家学者的作用,为他们搭建参加国家政治活动的平台,2000年6月在北京成立了“民进中央参政议政咨询研究中心”,在会内聘请参政议政特邀研究员,并于同年11月举行了参政议政特邀研究员聘任仪式,北京地区的14位学有专长的中青年骨干被聘请为会中央参政议政特邀研究员,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为会中央的参政议政、专题调研的选题出谋划策,接受会中央有关参政议政的咨询,参加会中央有关参政议政的调研活动,以及会中央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特邀研究员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参加会中央的相关活动,为我会参政议政质量和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注意借船出海,重视与我会关系密切、在专业方面又有一技之长的“民进之友”的作用,广泛吸收他们参与我会的参政议政工作。

  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的对口联系

  我会在开展参政议政工作中,十分重视与政府部门的协调与配合,主动寻求政府部门的支持,通过彼此沟通情况,相互配合,开展调研,使我会的参政议政工作更具宏观性和针对性。民进中央和地方组织与科技、教育、农业、国土、文化、卫生、水利、林业、环保、新闻出版等部门加强联系,交流信息,沟通情况,争取支持,有力推动了参政议政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