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简史(1945—2007)

后记
第四节 按照参政党标准加强自身建设

  加强自身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历来是民主党派的一项重要任务,多年来,民进各级组织在自身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中共中央《意见》确立了民主党派参政党的政治地位后,进一步加强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不仅是民主党派组织的内部行为,而且成为加强国家政权建设的需要,更成为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项战略任务。因此,自中共中央《意见》公布之后,民进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就从战略高度将加强自身建设作为各级组织的重要工作,要求各级组织按照参政党的标准,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广大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加强以领导班子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组织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增强组织活力,以适应新的历史任务的需要。民进八届五次中常会、民进八届三中全会对加强自身建设专门制订了文件,之后,各级组织认真贯彻会中央指示,按照参政党的政治标准,大力加强自身建设,做了扎实有效的工作。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按照参政党标准加强自身思想建设,这是统一思想,提高觉悟,增强全体成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参政党作用的重要基础。

  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中共中央《意见》颁布后,民进八届五次中常会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全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对广大会员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和会史会章的教育,进行民主党派同中共长期合作优良传统的教育,进行时事政治的宣传和教育,通过教育进一步调动全会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的积极性,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新的贡献。

  文件下达后,各级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全会的思想政治工作,普遍的做法是通过健全的正常组织生活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少地方组织在方式方法上作了许多新的探索,采取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如一些地方组织开展“我是一个民进会员”“三爱三为”(即爱党、爱人民、爱民进坚定不移,为党、为人民、为民进多做贡献)的活动,有的地方开展“三爱一敬”(即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民进,敬重老同志)的活动,有的地方开展评选先进支部、先进会员的活动,不少地方组织还举办各种学习班、读书班、培训班,组织会员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学习提高。这些内容充实、形式新颖、活泼多样的活动,不仅对提高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很大帮助,而且还增强了会员对组织的凝聚力,增强了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刚刚闭幕,民进中央就举行主席(扩大)会议,学习座谈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上的报告,强调民进要做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改革开放的促进派,并通过了《关于认真学习中共十四大精神的决定》。

  各地区还加强了相互间的沟通与交流。华东、中南、西南、东北等省市组织都先后召开过地区工作会议或经验交流会,研讨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交流经验,推动了地区间思想政治工作的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在政治风浪中提高会员的思想觉悟。民进六大以后,民进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一道经受了考验和锻炼。在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中,民进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坚决拥护和支持中共中央的决策,做了许多工作,为迅速稳定局势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面对世界局势的风云变幻,民进全会紧密团结在中共中央周围,采取多种形式帮助会员正确认清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广大会员通过学习,更加坚定了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1989年12月召开的民进八届二中全会作出决议指出,我会在长期斗争实践中所得出的最根本的历史结论,就是坚定不移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民主促进会从来不是,今后也决不做中国共产党的反对派。

  1991年东欧和前苏联发生剧变后,民进各级组织及时举办各种形势报告会、座谈会,帮助会员认清形势,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针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借“人权”问题肆意攻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阵阵恶浪,民进中央和各地组织通过学习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的人权状况》的白皮书,明辨是非,公开发表意见,坚决支持我国政府维护人权、保障国家主权独立的严正立场。

  以开展会庆活动为契机加强我会光荣传统教育。1990年12月30日是中国民主促进会成立45周年,民进各级组织广泛开展了会庆活动,以此对广大会员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会史、会章及我会光荣传统的教育。

  12月7日,民进中央隆重举行纪念中国民主促进会成立45周年大会。雷洁琼在讲话中指出,重温历史,是要着重回顾我会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共事的关系,让广大会员进一步认识我会的光荣传统,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光大,全会同志要坚持和发扬我会在共产党领导下弘扬爱国民主团结求实以及认真进行自我教育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用我们的实际行动,继续谱写我会历史的新篇章。民进中央还摄制了《中国民主促进会四十五年》的录像资料片,供各地组织播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重视对干部和会员的理论培训工作。1990年起,民进中央和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开始联合举办干部培训班,每年举办1-2期,由各地选派优秀中青年干部参加,集中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统一战线理论政策,各地方组织也利用暑期举办各种形式的学习班、干训班。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阵地建设。在进行思想建设的过程中,民进各级各类刊物以及所属的出版社,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它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准确宣传中共和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及时传达民进中央的指示和各种信息,帮助会员正确分析形势,提高理论和业务水平,并为会员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阵地。我会有中央级刊物两份:会刊《民进》和综合性月刊《民主》,有中央所属出版社两个:开明文教音像出版社和开明出版社。

  《民进》创刊于1951年5月,是民进中央的机关刊物。会刊是民进中央联系地方组织和广大会员的纽带,是民进宣传共产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民进中央声音和布置各项任务的主要阵地,是广大会员交流思想认识、沟通信息的园地。《民进》由民进中央宣传部负责编辑出版,双月刊,面向全国会员发行,发行量每期5.5万册,深受广大会员和所联系群众的欢迎。

  《民主》杂志创刊于1989年8月,它是民进在新形势下,为宣传和坚持、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创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月刊。它遵照中共中央《意见》中民主党派报刊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并有自己的特点”的要求,认真宣传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宣传民进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文化的“双为”“双百”方针,为会内外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交流思想、发表意见提供讲坛,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为改革开放,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服务。

  开明文教音像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4月,前身为民进中央文教信息服务中心,1987年7月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改建为出版社。它是民进为教育文化事业和科普教育提供健康优秀的音像制品的出版单位,是民进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重要阵地。该社以出版高质量、高品位、高档次产品为自己的追求目标,并由于注重弘扬民族文化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开明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12月,是民进中央创办的为教育事业服务的图书出版机构。该社继承老开明书店“开来而继往,明道不计功”的传统,在新的形势下,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按照“一不亏心,二不亏本”的办社方针,出版了《雷洁琼文集》《叶圣陶诗词选注》《开明文库》、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高级中学课本《语文》、新世界小学教科书《数学》等一批深受读者喜爱的图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民进各省级地方组织也都有会内刊物,它们在指导工作、交流经验、沟通信息,在对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些地方组织还单独或与别的单位(部门)合办公开刊物,河北省委会主办的《少年智力开发报》《学生导报》,成都市委会主办的《教师之友》,哈尔滨市委会主办的《小学生阅读指南》等,都办得很有特色,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

  发挥社团活动的作用。1989年10月,民进中央成立了叶圣陶研究会,它是群众性学术团体,受民进中央领导,旨在学习叶老有关教育、文化出版方面的理论建树和实践成果,学习研究他立身处世的道德模范和品格作风,以发扬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研究会的任务是:组织和开展对叶老在教育、文化、出版诸方面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和讨论,加强与研究叶圣陶学术的学者、学术团体的友好联系与学术交流。叶圣陶研究会陆续开展了很多有意义的活动,在思想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扎实的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广大民进会员和干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自觉性普遍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整体素质明显提高。1991年入夏以来,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民进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急灾区人民之所急,想灾区人民之所想,自觉行动起来,积极向灾区人民捐钱捐物,不少地方还组织各种义演、义卖、义展活动,将募集来的钱物支援灾区。安徽、江苏、上海等省、市组织组建突击队,投入抗洪抢险的战斗,会内一些专家还与有关部门一起召开抗洪减灾的献计献策会议。在整个抗洪救灾过程中,广大民进会员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无私奉献精神。

  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还表现在广大会员认真负责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各级组织进一步做好面向社会服务的各项工作,为社会为人民多做好事实事等方面。各地涌现出一大批在本职岗位和为社会服务作出显著成绩的先进个人、先进集体。1989年9月国家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庆祝教师节表彰大会”,有71名民进会员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的称号。至1992年底,民进有8000余人获得了各级各类光荣称号,占全会总人数的20%。1991年10月,第三次全国民进会员先进事迹经验交流会在北京召开,116名先进会员和11个先进集体的代表出席,先进会员中获得全国性荣誉称号的有30人,获得省部级荣誉称号的有20人。民进中央将先进会员的事迹经验汇辑成《挚诚的奉献》一书,发各地供广大成员学习。


  加强组织建设

  按照参政党标准加强自身组织建设,这是我会各级组织更有效地发挥整体功能,完成历史所赋予任务的重要保证。

  1988年以来,全会组织和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到1992年底,全会已在除西藏、青海和台湾外的28个省(区)、市建立了省级组织,有市级组织227个,基层组织4224个,会员总数5万余人,其中有中高级职称的占7l%,获得各种光荣称号的会员达万人以上,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会员有4500余人。在积极发展组织的同时,各地还认真贯彻发展与巩固相结合的方针,围绕巩固组织,着力做好总结经验、教育会员、培训干部的工作,使原有的组织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新会员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加强组织建设,首要任务是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选配一批德才兼备即拥护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有一定群众基础和组织领导能力的中青年会员,逐步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中去,实现新老合作和交替。同时,加强班子成员间的团结,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这是使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长期亲密合作的优良传统能够得以继承和发扬,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能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关键。因此,加强领导班子的建设不仅是个实践问题,更是一个有深远影响的战略问题。我会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中共中央《意见》一发表,就把加强民进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问题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民进中央领导班子经过1987年全国代表会议和1988年民进六大的调整和充实,在新老干部的合作和交替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两次会上分别有25%的老同志退出了中央领导班子,新进了一批中青年干部,使整体年龄有所下降。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年龄偏大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改观。各省级领导班子也有类似情况。

  1990年1月,民进中央在给各地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意见》的通知中,及时指出全会要进一步加强以领导班子建设为中心的组织建设。同年3月的八届五次中常会对此作出了部署,7月召开的民进工作座谈会着重讨论了加强我会自身建设的问题,年底召开的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切实抓紧以领导班子建设为中心的自身建设。

  1991年6月召开的八届九次中常会扩大会议,集中研究了会中央和省级组织的换届问题,决定提前召开民进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进行中央的换届工作,此前省级地方组织先期完成换届工作。

  会议强调,换届是加强中央领导班子建设、更好担负起参政党重任的一个重要步骤,要通过换届,进一步建设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贯彻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坚决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领导集体,在保持团结、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新老合作和交替,组成具有合理的年龄结构和人才的群体结构、更有活力而坚强的领导集体。会议通过了《关于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换届工作的意见》《关于民进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名额及候选人提名原则和提名办法》《民进中央关于省级组织换届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对中央和省级地方组织换届中引进新人的政治要求、新老合作的比例、年龄界线等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

  各级组织在实现领导班子新老合作和交替的同时,还注意建立正常的会议制度,过好组织生活,开好民主生活会,如民进中央在1989年先后制定了《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席会议议事规则》《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常务委员会工作规则》。这些举措,推进了民主集中制的执行,加强了领导班子的团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加强各级组织的机关建设。民进中央和各级地方组织积极推进机关建设,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为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各级组织加紧对干部的培训,1988年至1992年,累计有200多名干部参加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和民进中央举办的各类进修班学习,地方组织培训的人数更多,各级干部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机关的管理开始规范化,1990年10月、1991年10月两次与兄弟党派一起,就专职干部管理、党派中央机关建设问题进行座谈,并形成《各民主党派关于加强中央机关建设问题座谈会纪要》,达成共识,统一规范,统一行动。民进中央并制定了《机关廉政建设的几点规定》,对干部实行年终考评制度。各地方也建立和健全机关管理的法规条例,改变机关作风,提高干部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使机关工作效率明显提高。1990年3月民进中央制定了《关于会员会费交纳和使用的办法》,对各级组织改进对会员的管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我会以参政党的标准和要求,采取切实措施加强自身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广大会员的精神面貌和组织面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为我会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责、发挥参政党作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